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发)
任务概况及意义:
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系统工作的协调性。
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零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神舟二号飞船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对接后,在活动发射平台上垂直运往发射工位(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任务概况及意义:
试验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诸多领域的实验。
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
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4月1日下午4时许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任务概况及意义:
神舟三号飞船和运载火箭系统技术进一步提高,飞船搭载了10项44台有效载荷设备,完成了多项科学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
中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发)
任务概况及意义:
神舟四号飞船系统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进行了多项研究项目。 在这次飞行中,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预备航天员在发射前也进入飞船进行了实际体验。飞船在轨飞行期间,船上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和科学资料。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出发登舱前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
任务概况及意义: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一人一天飞行,主要任务是考核飞船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费俊龙,聂海胜2名航天员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这是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舱后向人们致意(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任务概况及意义: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两人多天飞行,标志着我国多项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返回舱安全着陆于内蒙古预定区域,翟志刚出舱(宿东摄)
任务概况及意义: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飞,成功完成了多项技术试验,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篇章。
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搭载模拟人
2011年10月26日上午,承载着神舟八号飞船、长征二号 F 遥八火箭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宿东 摄)
任务概况及意义: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八号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
神舟九号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1名为女航天员,分别是景海鹏、刘旺、刘洋
2012年6月16 日下午,神舟九号航天员(从右至左为景海鹏、刘旺、刘洋)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宿东摄)
任务概况及意义:
神九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果,为今后的载人航天的发展、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神舟十号
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1名为女航天员,分别是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2013年6月26日,这是圆满完成任务的三位神舟十号航天员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从左至右)自主出舱后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任务概况及意义:
神十任务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连战连捷,为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后续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神舟十一号
发射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
2016年10月17日凌晨4时40分左右,神舟十一号航天员(从右至左为景海鹏、陈冬)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宿东摄)
任务概况及意义: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神舟十号飞船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根据任务和产品研制需要,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
神舟十一号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过程,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十二号
2021年6月9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 F 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宿东摄)
发射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3名航天员
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3名航天员(新华社发)
任务概况及意义: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三号
发射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人员
任务概况及意义:
神舟十三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三艘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神舟十四号
发射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
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陈冬、刘洋
任务概况及意义: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
神舟十四号任务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多个“首次”:
一是首次实现两个20吨级航天器在轨交会对接;
二是首次实现空间站舱段转位;
三是航天员乘组首次进入问天、梦天实验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
四是首次实现货运飞船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世界纪录;
五是首次利用气闸舱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并创造了一次飞行任务3次出舱的纪录;
六是首次使用组合机械臂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
七是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迎来货运飞船来访。
神舟十五号
发射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情况: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
任务看点:
看点一:两个航天员乘组将首度太空“会师”: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堪称本次任务的首要看点。在轨交接将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相较地面交接更加高效可靠。
两个航天员乘组将首度太空“会师”
看点二:神舟十五号乘组将承接新挑战:神舟十五号乘组作为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后到访的首个乘组,将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航天员将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涵盖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计划实施3-4次出舱活动,将首次使用梦天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转移物品。
看点三:火箭可靠性再提升。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执行此次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的飞行可靠性评估结果为0.9895。共有45项技术状态变化,进一步提升了火箭可靠性和发射概率,从而更好地为空间站任务服务。
看点四:船箭组合体将在低温严酷环境下实施载人任务。针对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将在低温严酷环境下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情况,发射场地面设备已进行全面更新改造,科研人员对发射场配置的两套整流罩内送风设备保障性进行确认,并约定按照温度上限进行送风。
看点五:空间站将实现首次两艘载人船停靠。任务期间,两艘神舟载人飞船首次同时停靠空间站。神舟十五号停靠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神舟十四号停靠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两艘飞船同时与空间站进行信息代传、通风换热、并网供电等。
看点六:空间站组合体将首次形成最大构型。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将以独特造型,即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组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这是中国空间站目前的最大构型,总质量近百吨,将向全世界展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
信息来源:国家航天局网站、百度百科、中国载人航天网站
编辑:陈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