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今年我国入汛偏早17天,汛期灾害风险偏高,水利部全力部署应对

极目新闻 2025-03-18 18:33:22

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

通讯员 水轩

3月15日,水利部宣布今年我国入汛日期为3月15日,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7天。

为何今年入汛偏早17天?今年我国的水旱灾害防御整体年景如何?有哪些相应对策?3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水利部有关人士。

据介绍,3月12日8时至15日8时,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我国南方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的覆盖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依据《水利部关于印发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的通知》(水防〔2019〕119号),每年自3月1日起,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的覆盖面积达到15万平方公里,当日可确定为入汛日期。故而3月15日为2025年我国入汛日。

水利部信息中心首席预报员黄昌兴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据初步预测,2025年我国水文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汛期区域性阶段性旱涝明显,北方洪涝可能偏重,极端暴雨洪涝事件趋多趋频趋强,可能有台风北上影响内陆,灾害风险偏高。

据介绍,水利部将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坚持防住为王、预防为主,全面准备、充分准备,全力以赴打赢水旱灾害防御硬仗。

据水利部部署,将全面排查消除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安全风险隐患,加快水毁水利设施修复,确保汛前恢复防洪功能。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加强多源信息归集共享,迭代优化监测预报结果,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与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科学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建设,迭代优化调度运用方案。盯紧抓牢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逐一落实暴雨影响范围内水库、淤地坝、重大引调水工程、在建工程等安全度汛措施,加强堤防巡查防守,预置抢险力量、料物、设备,确保工程安全。扎实推进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全力防范化解山洪灾害风险。严格河湖库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影响蓄滞洪区运用等突出问题,坚决维护行洪蓄洪滞洪功能。精准施策做好抗旱保供保灌,强化旱情监测和中长期预报,科学精准实施水工程抗旱调度及应急水量调度,建立健全应对连续干旱、长期干旱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健全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机制,加快推进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4.jpg

责任编辑:叶晓英 值班主任:邹丹雨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