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回访骑行千里的看桥爷爷:这一年有愧疚也有幸福,明年想去看天安门

极目新闻 2024-12-29 16:06:07 阅读量: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海报设计 晏欣

76岁的陈有银,是一个平凡到不起眼的关中农村人,却因独自骑行上千公里的经历,感动无数网友。他50年间一段段的过往,也因此缓缓展开。

今年8月,陈有银从陕西悄悄出走,在河南开封看了看曾经的老连队,并一直骑到湖北武汉,想看看几十年前老连长提到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却遗憾没看到那座桥,反而因“失踪”一个月而惊动了许多人国庆假期,陈有银受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重游武汉,带着家人一起看到了那座让他魂牵梦萦的大桥。圆梦之后,他和家人的生活又恢复了往常的模样。

陈有银骑行

谈及2024年,陈有银的语气中流露出愧疚与悔意。因为他悄悄出走,惊动了村民亲友,让老伴寝食难安,子女为了找他停工一个多月,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又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圆了看桥梦,还因他出走,多年不见的老战友们建立了微信群,与儿子也彼此重新认识,相互理解。

儿子陈东毅决定,2025年收完麦子后,带父母去北京看天安门,这一次他不会再让父亲迷路、风餐露宿。

回归平淡的生活

12月下旬,极目新闻记者来到陕西西安蓝田县侯家铺村,村里人迹寥寥,只见几个老人坐在石墩上晒太阳。陈有银见记者来了,笑脸相迎,连忙泡茶,打开空调暖风,“你们工作很辛苦,冬天别冻着了。”

谈及2024年,陈有银的语气中流露出愧疚与悔意。他说,因为自己悄悄出走,惊动了村民亲友,让老伴寝食难安,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为了找他一个多月没上班,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咋不后悔,也后悔。”不过,他仍有自己的坚持,“我不悄悄离开,可能这辈子都出不去。”

回望这一年,陈有银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他不仅去了老连队,还受邀重游武汉。在武汉,他登了黄鹤楼,游了东湖,逛了动物园。令他最高兴的是,看到了那座让他魂牵梦萦的大桥,“这是我们一家六口第一次去旅游,很累但很满意。”

回家后,陈有银把获赠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筑模型、一本介绍全国各地桥梁的书籍、夜登晴川阁的照片等宝贝,放在了床铺边的桌子上,时不时拿起来看看,擦擦灰尘。

陈有银参观长江大桥

圆梦之后,陈有银和家人又回归到平平淡淡的生活。冬天,地里没啥活儿干,他依然每天早早起床,坚持锻炼身体,在村里走完两公里,回家生起炉火取暖、做饭,照顾老伴。他收拾完院子,再到地里转一转,看看麦子的长势。这一亩地的麦子,是国庆假期后儿子儿媳从西安城里回村帮他种下的,等着来年收割。种完麦子,儿子儿媳又匆匆地回去上班

回归平淡的生活,陈有银似乎也有些不甘心。他向记者透露,其实除了去老连队、看长江大桥,他还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去毛主席纪念堂献上一枝花。他说,自己年轻时在部队学习,读过毛主席的著作,很受鼓舞,也喜欢毛主席的诗句。但他没跟儿女讲过这个心愿,只跟老伴提过,“上次骑行出走给家里添了乱,老伴又有病,我担心走不开。咱在北京没熟人,又不知道路,自己不敢去。”

陈有银提到,他看完武汉长江大桥回来后,多家影视公司的人登门拜访,希望把他独自骑行和重游武汉的经历编成剧本,拍成电影。他不懂这些,又怕太张扬,就交给了儿子去处理。同样,这些经历被媒体报道,引起身边人和网友的极大关注,纷纷赞赏他实现了“梦想”,而这个“梦想”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想法,自己也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了不起的。”

陈有银获赠的“长江第一桥”模型

不爱出风头的人

陈有银的老伴许珍茹患有精神分裂症,多年来病情反反复复,都是陈有银带她去看病,给她做饭,几乎寸步不离。

“他可能是嫌我病的时间太长,想离开我,离开这个家。”陈有银出走的那段时间,许珍茹没开过电视,常常失眠,吃两片安眠药也不起作用。她记得,村里曾组织老党员去县城旅游,陈有银不去,没想到今年一走竟是一个月,悄悄去了那么远的开封和武汉,“无论是谁都会生气。跟我说想出去转转,咱都能理解。”

许珍茹说,陈有银悄悄骑车出走,最主要还是因为没钱。她说,过去40多年,陈有银都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去得最远最多的地方是到几十公里外的蓝田县城帮她买药,此外还到西安城里见过几次大雁塔,但他没上去过,只是去省精神病院要路过那里。

许珍茹提到,最近他们俩去过一次儿子在西安城里租住的小区,门卫一眼就认出了陈有银,朝着周围的人说:“这就是走了一个月,不给家人打招呼的那个老头儿,现在是名人。”一旁还有人说,陈有银老了老了,还火了一把。其实许珍茹明白,这些人是在开玩笑,陈有银也不是爱出风头的人。

陈有银突然失踪、归来,在村里引起不小的震动。那段时间,村民亲友不仅帮忙寻人,每隔几天就来家里询问人找到没。后来,得知陈有银不仅平安归来,还受邀去武汉免费旅游,不少人既钦佩又羡慕,有村民打趣道,“我们村里最有钱的人,估计都没去过武汉旅游。”

陈有银获赠的桥梁书籍

在村里,陈有银的经历获得了年轻人的赞赏。有人专门跑到家里,看他从武汉带回来的宝贝,听听他讲讲出走期间经历的人情冷暖和社会见闻。有人说,他的方式比较偏激,但为了实现梦想,勇气可嘉、精神可贵。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人至今无法理解,依然觉得他的行为不正常,“跟家人不打招呼,一走就是一个月,有点自私,我干不出这种事。”

“他出走的一个月,把罪受了、苦吃了、力气出了,我们一家人才有机会去武汉旅游。”一起去过武汉之后,许珍茹似乎理解了陈有银出走的想法,再没埋怨。她把陈有银去北京的愿望记在了心上,找机会偷偷告诉了儿子。不过,对于影视公司想把陈有银的经历拍成电影,她似乎并不怎么懂,“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村人,不能太张扬,不想再出名了。”

加入战友微信群

因为独自骑行、重游武汉的事,陈有银联系上了老连长黄火生,通过老班长张端权联系上了不少外地的战友。

陈有银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巴掌大的电话本,查到老连长和老班长的电话号码,用新买的老人机打过去,告诉对方又有记者来采访,彼此简单地问候了几句,互相叮嘱注意身体。他说,这个电话本之前只登记了自己和老伴的身份证号,还有儿女和少数亲友的电话号码。这几个月来,陆续添加了其他战友的电话号码,“有山东的、黑龙江的、四川的。”

陈有银说,有外地战友提议组织一次聚会,最终未能实现。他和战友联系上后才得知,老连队的指导员已经去世,有些战友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或行动不便,无法相聚。

最终,多年未见的战友们拉了一个微信群。陈有银说,为了方便与战友互动,儿子给他注册了一个微信号,“每次孩子回来帮我在他的手机上登录微信,让我在群里看看战友们说了啥,有时还能视频聊聊天。”

陈有银(第二排右一)和战友的合影

听说陈有银骑行千里去武汉又平安归来,只为看一眼“长江第一桥”,老连长黄火生称这是一个奇迹,有毅力。当年在连队训练休息时,他谈起武汉长江大桥下层走火车、上层走汽车的壮观景象,战士们很向往,他建议大家有机会去看看,没想到陈有银在心里记了几十年,还真去看了,“我很感动。”

老班长张端权和陈有银是同乡。今年8月陈有银失踪后,他曾帮忙寻人,四处打听没有一点线索,“一个月不见踪影,害怕得很。”他之前和陈有银在蓝田县城参加战友聚会时,提到自己多年前去过武汉,离开部队后去过开封的老连队,还去过北京。当时,陈有银就提过想出去转转,想去这几个地方,但因为老伴身体不好,走不开。

陈有银平安归来,成为新闻人物,在张端权看来,那么远、那么热、那么艰苦的条件,能坚持下来,令人佩服,“有部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张端权还把陈有银在媒体上的信息整理收藏在了手机里,见了战友、亲友,就翻出来宣传或发在微信群里,“虽然悄悄出走的方式欠妥,但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回家后,陈有银在电话里给战友们分享在武汉的见闻,关于他在媒体上的消息也在战友微信群里流传,有本地战友想邀请他去蓝田县城聚会,他回绝了,“去了我应该请大家吃饭,这又得花几百块钱。”

陈有银(右三)及家人

儿子想带他去北京

从父亲失踪报案,到没有线索只能在家苦等,再到接到警方电话,连夜赶赴武汉接父亲回家,其间还差点被他人打着寻人的幌子骗财……这一年,陈有银的儿子陈东毅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样地起伏。

陈东毅敬佩父亲骑行千里追梦的毅力,但至今他都没详细问过父亲看桥的事,二人默契得像一切没有发生过。但陈东毅心里有些内疚。他说,自己和父亲都是典型的西北汉子,平常交流并不多。在西安城里生活的这些年,陈东毅一个月回村一次,给家里留下一些钱,待上一阵就走了,交流的机会更少。

一家人从武汉回家后,生活恢复了往常的模样。不同的是,父子俩开始重新认识彼此。陈东毅发现,父亲回家后更轻松了,变得热情了,话也多了。陈有银也感觉到了儿子的变化,不怎么种地的儿子带着媳妇主动帮家里种麦子,打电话问候的次数也变多了。

回家后,陈东毅提出给父亲买一个智能手机,被拒绝了,“他可能是怕我花钱,还说自己不会用,最后新买了一个带手电筒的老人机。”

父亲的经历被热传后,陈东毅注册了一个抖音账号,名为“骑行老兵陈有银”。他用这个账号发布作品20个,其中关于骑行开封、武汉的作品有3个,重游武汉的作品有13个,回家后的日常作品有4个。视频中,陈有银讲述骑行、重游武汉的经历以及他日常精神矍铄,总是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感动着无数网友。有人称,骑行老兵朴实勤劳,心有所向,勇往直前,“有条件的话,多带陈爷爷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陈有银写下激励自己的话语

“父亲知道我在拍他,但是他不知道我拍的是啥内容,他也不看抖音。”陈东毅坦言,父亲的经历被媒体争相报道,他想借助这波流量把账号做起来,但做得并不成功,12月就停更了。他说没有时间,后来也不知道拍什么,尝试拍了一些视频后,感觉做账号并不简单,“咱是外行。”

至于影视公司想把父亲的经历拍成电影,陈东毅有些犹豫,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机会。他提到,已有西安、北京的多家影视公司找过他,希望得到授权,目前还在沟通中,“这件事,我会和父亲商量,尊重他的意见。”

“父亲年龄大了,不想让他留下遗憾。”陈东毅决定,等2025年收完麦子,就带父母去北京,带他们去看天安门,“这一次我不会再让父亲迷路、风餐露宿。”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这是陈有银看完那本获赠的桥梁书籍,有感而发,在最后一页写下的一句话,激励自己,“你想干什么,你心里有愿望,一定要坚持,坚持就能实现。”

责任编辑:胥甜 值班主任:魏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