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赵雪纯
摄影记者 王永胜
通讯员 协宣
2024年12月22日凌晨,我国著名的显微神经外科奠基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朱贤立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追思会
“父亲教导我说,做一个纯粹的好医生是一辈子的事情。”12月23日,在协和医院召开的追思会上,同为医生的女儿朱良如回忆说,父亲不曾放弃任何一位患者,只要患者有需要,他就会奔向治病救人的第一线。
朱贤立教授
年近半百“转行”,他是国际显微外科大师唯一的中国弟子
1979年,年已46岁的朱贤立“半路出家”,经教育部统考择优,被派往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师从被誉为全球神经外科“世纪巨人”的国际显微外科大师M.G.Yasargil教授。“脑外科的手术,假设能够在显微镜底下做,过去不能做的手术他能做;过去能做的,他能做得更精细、效果更好,我就报了Yasargil教授的课。”朱贤立说。彼时,他和同事汪占春教授刚把协和医院脑外科建立起来,但以开展肉眼下手术为主。
朱贤立教授
传统肉眼下手术,许多深部肿瘤无法切净,容易复发。朱贤立意识到,显微神经外科正是我国需要的新技术。以颅咽管瘤为例,患此病会失明、孩子长不高,成人则不能生育,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瘤体位于颅底深处,肉眼手术很难切干净,术后常常复发。当时的教科书都明确指出“预后不好”。若在放大5倍、10倍的显微镜下手术,一次全切的机会将大为提高;还有凶险的颅内动脉瘤和脑干肿瘤等手术,经显微手术,疗效也会显著改善。
在瑞士学习期间,先进的医疗技术、高难度的手术,每天都给朱贤立带来新的挑战。他几乎天天都泡在显微手术实验室苦练基本功,为了节省时间,中餐常常都免了。Yasargil教授要求极为严格,难得的手术观摩,要求进修生须远离手术台,坐成一排看电视屏幕,并保持绝对安静。朱贤立老老实实地在实验室按要求进行各种显微镜下基本功练习,忍住脖子、双肩和腰的酸痛,一练就是8个小时。手术结束,他将手术台收拾干净,最后一个离开。
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终于得到了导师的赏识。“愿意做我的助手吗?不过可没有薪水。”一天,Yasargil教授对朱贤立说道。他欣喜不已,这样的机会是难得给进修生的。这一殊荣很让那些一同进修的异国同道羡慕。
朱贤立教授查房
为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每一台手术,朱贤立都要做详细的记录,已做的笔记本就达十数本。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进修任务。苏黎世大学科学院授予他客座院士的荣誉称号。临回国前,导师送了他一整套显微神经外科方面的手术器械,并希望中国能在这方面有快速发展。导师的希望坚定了他的决心——回国后,一定要创建一个能在显微镜下完成神经外科手术的科室。
开创中国显微神经外科,全国推广显微神外技术
“朱教授不仅自己学,更是迫切地、毫无保留地把所学教给全国各地的医生。”追思会上,朱贤立教授的第一名学生、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林洪教授说道。
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教授(左)、神经外科林洪教授(右)
神经外科张方成教授
回国后,朱贤立以Yasargil学派为基础,领导科室率先在全国开展显微神经外科业务,形成了以显微外科为基础,鞍区病变显微手术治疗为特色的神经外科。在他的带领下,协和神经外科最早在全国开展了“颅咽管瘤全切除的显微外科技术”,后来相继有10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动脉瘤夹闭术、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蝶骨嵴内1/3脑膜瘤全切术等疾患都一一被他们攻克。朱贤立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孜孜不倦地向全国推广显微神外技术。一开始遇到的阻力不小,比如怀疑是否有必要,昂贵的器械缺少经费,技术也得重新适应:原来的肉眼操作,手眼自然协调;但在显微镜下,视野和景深变小,眼—脑一手的反射协调需重新建立等。外出讲学、创办学习班、应邀到各级医院施行高难度手术……朱贤立向同行介绍经验,并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充分练习和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在他的耐心帮助和努力周旋下,很多中青年医师从此走上显微手术的道路。
“当时国内鲜少有医院拥有显微神经手术设备,朱教授便用行李箱带着设备飞遍了全国近130座城市,久而久之,行李箱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托运条。”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教授回忆,朱老觉得靠自己一次次地讲课,普及速度远远不够。
为了把自己的经验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加以推广,朱贤立和科室的同志们一道,自费购买放像机和摄像机,把近10年来开展显微神经外科的入门经验编成了一部科教系列电视科教片《显微神经外科入门》。这套科教片不仅在国内独一无二,而且代表了当时我国在显微神经外科方面的先进水平。
“拍摄、剪辑、贴字幕,都是朱教授带着我们一点点完成,那时白天手术、录课,晚上剪辑、核对。”林洪回忆,很多医生看了朱老的科教片后就可以直接上手开始跟学。
只要患者有需要,他会奔向治病救人的第一线
“父亲是严谨、认真、正直的,大家可能更了解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但在我眼里,父亲是多才多艺的。”朱贤立的二女儿、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胃肠疾病研究室主任朱良如回忆,父亲是位外科医生,但他多才多艺,口琴吹得好,还会跳交谊舞,就连织毛衣、裁剪衣服他也很擅长。平时家里大大小小的物件坏了,父亲一手维修。
最让朱良如感动的,是父母间朴素而浪漫的感情。朱良如回忆,父母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当时母亲患有严重的肺结核,一度咯血,于是和父亲说他们俩就算了吧,可父亲却不同意,说“病是可以治好的”。在父亲的坚持下,母亲接受了手术,住院三个月期间,父亲每天都去看望,等到母亲有好转后,他们便领证结婚。
就像劝母亲治病一样,父亲不曾放弃任何一位患者。他在医院外的墙角发现没钱手术而出院的脑瘤患者后,坚持将患者带回病房,募捐为其手术治疗;他还飞越3200公里,到乌鲁木齐为矢状窦脑膜瘤患者手术,只要患者有需要,朱贤立会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奔向治病救人的第一线。
“为了掌握当天患者术后的情况,父亲每晚7点会准时查房,而母亲会提前煮好面条。有时准备吃饭,父亲接到了紧急手术的电话赶着出门,母亲劝他哪怕吃一口,父亲会说患者等不了。”朱良如回忆,这样的事情伴随着她的成长,也让她懂得了医生要一切为了患者。
“父亲说,一名外科医生动手能力强,不是工作后练就的,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他会问科室的每一个新人会不会做家务。”朱良如说,爱动手、爱琢磨的生活习惯让父亲愿意花时间琢磨如何改进手术器械,他仿制、改进的手术器械多达20多种,修理的手术器械更不计其数。
一次出差,他看见一种女士头上戴的不锈钢发箍,萌发了制作手术器械的灵感,就花2元钱买了一个,回去就动手打磨,竟做出了一只小巧的神经剥离器。他还用铁条和螺栓制作出固定架,并让国内厂家生产出不锈钢固定架并推广应用。之后,国际市场上开始出现新的脑牵开器固定架,虽然样式不同,但其原理基本以朱贤立的为基础。
“我从医之后,也曾遇到过迷茫的时候,父亲在这时教导我说‘做一个纯粹的好医生是一辈子的事情’,纯粹的标准就是扎根临床,患者好了,临床工作也做好了。”朱良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