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汉雄
据5月20日澎湃新闻消息,澎湃新闻记者从傅雷之子、傅聪之弟傅敏的版权代理人江奇勇处获悉,傅敏于5月19日19时离世,享年86岁。
公开信息显示,傅敏,1937年4月15日出生于河南林州,比傅聪小3岁。傅敏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后来成为一名特级英语教师。傅敏系《傅雷家书》的整理编辑者。
傅敏(来源:澎湃新闻)
傅聪系傅雷的长子,很多人知道傅聪,是因为《傅雷家书》,却不知道是傅敏在背后做了默默无闻的奉献工作。
《傅雷家书》自1981年北京三联书店初版发行,到2016年落户江苏译林出版社至今,风行四十余年,销售千万余册。
想学琴被傅雷拒绝,活成了傅雷所要的老师模样
傅敏比傅聪小3岁。小时候,他主动要求学琴,要求上音乐学院附中,万万没有料到,却被父亲拒绝了。傅雷一旦打定了主意,用十头牛来拉,也不会回头。
傅聪、傅敏小时候与母亲合影(来源:澎湃新闻)
傅雷对满脸泪水的傅敏,作了如下说明: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学个“半吊子”,何必呢?
最后,傅雷补充了一句:“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没想到,竟给父亲言中,大学毕业后,傅敏真的成了北京第一女中一名英语老师。1966年,他在英语教学界已经小有名气,并且爱上了老师这个职业。
复印傅聪保存的近200封信件,编成《傅雷家书》
1979年,傅敏飞往英国,来到傅聪身边,自费在英国求学一年。后回国,继续教师生涯。
在英国期间,傅敏仔细阅读了傅聪保存的近200封信件,全部复印,着手编选《傅雷家书》。该书于1981年出版。
2005年,傅聪和傅敏兄弟俩合影于北京寓所(来源:澎湃新闻)
据作家叶永烈介绍,《傅雷家书》是一本“家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其中主要是写给他长子傅聪的信,还有部分是写给次子傅敏和长媳弥拉的。因此,这是本父亲写给子女的书信集子。
《傅雷家书》既展示了傅雷夫妇最后十三年的生命历程,也记录了傅聪由年轻学子成长为世界级钢琴音乐家的奋斗经历,成为一部经典的家庭教育读物,影响深远。
在作家叶永烈看来,傅聪更多地像他的母亲朱梅馥,而傅敏则酷似父亲,甚至可以说是傅雷的“拷贝”。“傅敏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他没有著书立说,没有琴声震世,但是他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父兄。”叶永烈曾这么说。
(极目新闻综合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中国新闻周刊》)